X 关闭
【资料图】
来南京前,北京圈内正传曾经红极一时的多抓鱼书店关门的消息,又是一片扼腕叹息声,熟悉到连惋惜都来不及。这一切似乎都在人们的预期中,不论是说大众早已淡忘了书香阅读的习惯,还是说靠情怀维持不了卖书生意本身的惨淡,书店作为单独一个品类早已难以为继,近年来更多是被作为打卡场景来导流,而当导流都带不来强转化时,书店的存在意义就更不大了。
所以我也看到了另外一种言论,那就是“书店正在撤出购物中心”,就跟它的前任电影院一样,作为一个本身需要靠输血才能存活的业态,一旦被顾客上帝喜新厌旧了,自然就是要被打入冷宫。曾经的言几又、诚品书店、茑屋书店、方所、钟书阁等给过我们不同的启发,而今天它们或者已经被资本抛弃,或者已经审美疲劳,或者水土不服,或者改弦易张,是真的时代已经开始抛弃这个品类,还是就没人找对新时代里书店正确的打开方式?
这次来南京,我特别咨询本地的商业老炮儿苏晓晴老师,问他有哪些新鲜的案例值得全国来学习,做过南京1912和老门东商业顾问的他给了我一个名字“锦创书城”。他也没跟我说究竟有何特别,只是说到那你就明白。于是直到昨天我们在一个不是景点也不是闹市区却停车都要排大队的街角,见识了完全颠覆我们对书店印象的锦创书城。用我们在村里开网红民宿的Xin使村头芳的话说,“这里咋比村里赶大集的菜市场还要热闹啊?”
我们是真被惊到了,从一进门开始,就哪哪都是人,有坐着的,靠着的,躺着的,人们就在人来人往吵吵闹闹中,读着书、带着娃、写着作业、喝着饮料聊着天,这哪里还是我们传统印象里必须小声不打扰别人安静读书的书店?我问这个书店的总设计师锦创产业规划院的吴总为啥这个书城人气会这么旺(按晓兰姐的话说,已经很久没见过有这么多人的书店,甚至比大多数商场人都要多),他说了一句:我们就不是按照书店的逻辑来做,你们可知道美国有个地方叫“奥斯汀”?你们可明白“孤独的图书馆”之于阿那亚的意义?读懂了它们也就会明白我们这里。
我能明白他所说的就是文化赋能的意思,用一个精神高地来形成灯塔,聚集注意力,形成精神地标,进而占据认知,筛选人群,成为商业意义上的价值高地。我不明白的是眼前如此烟火气的场景明明是更像社区商业的亲子客群,又如何能为位于军队大院和电子大厂旁的数字产业科创园赋能(锦创书城其实是一个由四栋写字楼组成的科创产业园中四层裙房商业)?吴总给我的回答是:因为我们不是面向初创企业的孵化器,我们更多是减速器,最主要的客群都是稳重持家的理工男女,他们对家庭更加看重。而且我们这样的读书氛围才是真正能让人读进去书的氛围,人们会在被关注中更专注,是真正的读书,而不只是来拍照打卡。
经过我们连番的“拷问”,我渐渐明白这个逆向而行的书店的面世有多不容易,又是多么的神奇!它原来是一个破败的两层超市,还是被锁定五年租约的军产,周边既无商业氛围(吴总说曾经专家的意见是这里“宽路不留客”,就不适合做商业),也不是商务中心,想做起来唯一的出路就是要自立山头,重新定义地段。结果他们仅用了55天就完成了从设计到开业(这个速度把我们做设计的小伙伴都惊着了,这个时间一般连方案沟通都做不完),结果就在几乎所有人都反对的情况下,他们就完成了这样的奇迹。就在去年疫情最紧张的年初开业,一炮而红,现在已经成了新晋网红城市南京的一个打卡点,来的客人已经不限本地,络绎不绝。
我们非常关心五年租期到了他们投入这么重会不会被扫地出门,他很自信的回答:首先我们要相信甲方爸爸的诚信,要相信南京这座城市的营商环境,其次就是你要做好自己,做到无可替代,只要你做的好好的,就不怕和别人竞争,就不用担心会被取代,我们的东西就放在这里,你们随便抄,但你们就是学不来做不到,我还怕什么?在这个万科出身的老炮儿眼中,早就看明白房地产的下半场该怎么玩,他跟不需要迎合大多数,在他眼中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过分关注多方的意见势必泯然众人。
他其实也回答了我们来南京这一路最关注的一个问题:在当下存量资产更加集中于国家队手中时,作为“野孩子”的民营力量究竟是应该卖身投靠,还是坚定做好自己,在与国家队的博弈中成为存量资产盘活解题的关键?答案已经非常清楚,市场力量不被消灭的唯一理由就是成为市场引领的力量!你越强就越不用担心体制的约束,没有人可以拒绝拯救市场的力量。
以上,就是这个特别的书店带给我们的启示,真的不要怪时代抛弃了你,你都没有真正了解时代,怎么能做时代的弄潮儿?新时代刚刚开启大幕,属于市场人的机会刚刚开始出现,千万别为假想中的“国进民退”垂头丧气,既然是野生的,就要做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不,风起浮萍之末,春风已经来了,属于真正有为者的春天就要来了。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南非商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13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